(发布日期:2017-12-15 点击次数:1721)
文章来源:超声拾贝 作者:nxx
本文来源:Ultrasound Clin 1 (2006) 431–441 ,翻译丁香园站友
婴幼儿及儿童黄疸
胆道系统炎症性疾病
硬化性胆管炎
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以肝内及肝外胆管炎性闭塞性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导致胆源性肝硬化和肝衰竭。本病伴发慢性炎症性肠病,郎罕氏组织细胞病X和免疫缺陷疾病。组织学检查显示胆管多发节段性狭窄、狭窄段之间的憩室形成、胆管壁增厚。临床表现包括黄疸、右上腹痛,大多数患者为青少年或成人。
超声表现包括胆囊壁增厚、扩张的肝内胆管壁增厚(图12)、肝内及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节段性胆管狭窄。狭窄一般难以显示,除非合并胆管扩张。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图12 硬化性胆管炎。纵断面声像图显示胆总管扩张(直径9mm),壁增厚(箭头)。PV 门静脉,SV 脾静脉
爱滋病相关性胆管炎
儿童与爱滋病相关的胆道系统疾病有无石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爱滋病相关的胆管炎超声表现与硬化性胆管炎类似,包括胆管扩张,壁不规则(图13)、肝内或肝外胆管狭窄、胆囊增大壁增厚。胆总管末端瓦氏壶腹水肿时表现为局部强回声结节。
图13 爱滋病相关性胆管炎。肝门部纵断面声像图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箭头)。
胆道系统梗阻
超声特点
胆道系统梗阻引起的黄疸多由结石所致。急性胰腺炎,肿瘤和良性狭窄引起的梗阻在儿童少见。超声诊断胆道梗阻在于明确显示肝内或肝外胆管扩张。肝内扩张的毛细胆管表现为多发的无回声树枝样结构,并向肝门处延伸增宽。扩张的肝总管或胆总管可以表现为肝门区或胰头附近的圆形或管状无回声(图13)。
胆石病和胆总管石病
胆总管结石一般源于胆囊并向远端移动。新生儿胆石病多与先天性胆道异常、全胃肠外营养、速尿治疗、光疗、脱水、感染、溶血性贫血、短肠综合征等相关。年长儿童,胆石病原因包括镰状细胞病、囊性纤维化、吸收不良、全胃肠外营养、肝病、克隆氏病、肠切除和溶血性贫血有关。
胆总管结石典型表现为胆管内局灶性强回声伴声影,通常合并胆管扩张;
(图14)。结石可以阻塞于胆管的任何位置,但最常见部位是胆总管胰头段。胆总管远段结石的超声检查敏感性低于近段结石。远段胆管内嵌顿的结石由于邻近的肠气干扰或重叠,以及胰头回声的干扰,有时很难显示。手术发现胆囊及远端胆管内的钙化性胆色素结石。胆管内径11mm。
图14胆总管结石。胰头(P)水平纵断面扫查显示结石回声不伴声影(+)。
胆囊管结石
Mirizzi综合征在儿童比较罕见。由于胆囊管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外压或炎症性狭窄所致。超声表现包括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肝内胆管及肝总管扩张(图15)。
图15 胆囊管结石。图A 纵断面扫描显示胆囊管内结石(+),扩张的胆总管远段可见另一结石(箭头)。图B ERCP证实胆囊管结石(箭头)。
胆道肿瘤
胆道横纹肌肉瘤罕见,但确是儿童最常见的胆道系统肿瘤。大多数横纹肌肉瘤源于肝门部胆管并侵犯胆囊管。超声表现为肝内外胆管的扩张,肝门区有回声肿物,后方无声影。横纹肌肉瘤通过管道直接侵润或通过血行、淋巴转移至淋巴结、肺、骨、骨髓或肝脏。
胆道狭窄
胆道狭窄是引起远段胆道梗阻的少见原因,当胆道梗阻患者无结石或其它梗阻病变时才考虑本病的诊断。超声发现扩张的胆管突然移行为正常管径时提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