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3-26 点击次数:1012)
庚子冬春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阴影笼罩在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牵动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是无锡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是无锡战疫的主阵地。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严峻挑战,市五院院党委第一时间发出战斗号令,全院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响应组织号召,纷纷要求上前线与病毒战斗。在五院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总是能够及时出现在病人旁边,他们同样是这场战斗的主角,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随时待命,有需要时立即整装出发;他们多数时间来去匆匆,但总能协助医师做出精准的诊断及治疗;他们在抗击疫情战线上当好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睛”,他们就是——五院超声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五院超声科在朱宏英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和部署,争先恐后纷纷要求上一线。号召发出后,科室的外地职工都放弃回家,退掉机票、火车票,随时待命。在组建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时,仅仅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便确定好梯队人员名单,他们是秦菲、井艳飞、李琳、茆静。简单明了的回答只有干脆有力的五个字“没问题,我上”。没有豪言壮语,想到的只有自己的职责、使命和担当!科内其他人员也表示,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健康,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招之即来,来之即战,随时待命。五院超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勇于担当,只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
秦菲是首位进入隔离病房的“勇士”之一,她在甲流流行期间多次进入负压病房,这次,面对未知的病毒,她再一次主动请缨,直面病毒。1月24日,正是除夕团圆的日子。接到任务的秦菲出了夜班回家和家中老人简单交代告别,就直接赶至负压病房迎接新的任务和挑战,14天来,她一直坚守在医护隔离区,随时听从负压病房的超声检查安排,随叫随到,没有怨言。虽说前期都是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病人,但它是新的病毒,传染特性不明,治疗方案局限,致病性到底怎样,大家没底,医护人员心里压力很大,她克服这种巨大的压力,每次科主任询问她是否有需要帮助解决的地方,她总是反过来安慰道:“没什么,大家都很辛苦,一起加油!”朴实无华的她,有一个已经上初三的儿子,她的丈夫邓俊也是市五院的一名医生。对于她进医疗救护组第一梯队的选择,家人都很支持。当爸爸妈妈都要忙碌在医疗救治岗位的时候,小伙子只能依靠七十多岁的爷爷前来帮着照应,而这些困难,对于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没有什么比救治患者更重要。
第二梯队成员井艳飞接过秦菲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奋战,坚守一线。他父母远在长春,小孩4岁,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瞒着父母,将孩子托付给老婆,和秦菲交接班后,就进入负压病房检查了五位病人。当他检查到第二位病人的时候已经浑身是汗了,但想到当时隔离服紧张,武汉的同行不吃不喝节省隔离服,他坚持做完五位病人才出负压病房。井艳飞在医院24小时待命后,开始有重病人收治了,病人需要检查的项目开始增加,腹部、心脏、血管都需要检查了,在负压病房接触病人的时间明显延长,科主任担心他接触病人时间太长,让他每次进入负压病房少检查几个病人,他回答道:“我们比武汉医生好多了,请放心吧!”
第三梯队成员是李琳,又一个14天过去了,李琳和井艳飞交接。李琳家在河北,年前打算回老家过年,医院抗疫情在1月19号动员,她马上放弃了回家的打算,主动要求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老公是无锡九院的呼吸科医生,在发热门诊工作。这对战疫夫妻将4岁的孩子交于老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疫情中。她说:“防护服下,是超人的似火热情,护目镜下,是超人的锐利目光,我为自己是一名超人而骄傲!”
第四梯队成员是茆静,疫情逐渐好转,出院人数增加,住院人数已经到个位数了,外面已是樱花烂漫,桃红柳绿,梯队再次轮换,茆静和李琳交接。茆静是80后,原本不在梯队的,她认为自己单身,没有后顾之忧,在医院24小时待命多待点时间也没有关系,再三请求进入第四梯队。她进去隔离病房的时候正好是危重病人需要反复评估左心及右心功能的时候,也是肺移植术后病人需要反复观察膈肌运动及肺部情况的时候,对于从妇幼调入我院满一年的医生茆静而言,重症超声是新的知识点,和科主任商量后,她每天上网学习重症超声知识,检查时将负压病房工作手机带在身边,联系主任,通过视频来完成重症病人的检查,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保证任务的完成。截止到现在,她还在医院24小时待命。
五院超声科是一个整体,科主任朱宏英因为2019年底右手腕关节骨折,不能进入负压病房工作,但她从大年夜开始就没有休息,安排负压病房里面的超声工作,关心在医院待命的梯队人员,还要协调各个地方的超声仪器,防护设施紧张时,还要每天分配防护物资。她还积极加入医院心理咨询队伍,为医务人员排忧解难,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随着重症超声的应用,她每天晚上组织科室人员在网上学习重症超声知识,白天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肺部超声、右心功能评估、血容量的评估、膈肌运动的评估,为后期再进入负压病房打好基础。
五院超声不孤单,后面有强大的无锡市超人团队在支持,主任委员邹大中主任同样战斗在前并给与电话关怀和指导,及时主动传达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相关文件,二院冯军主任及九院黄海主任提出如果五院缺人,他们随时安排人员过来给与帮助;妇幼梁喜主任在非常时期安排五院医生学习新生儿超声,为新冠肺炎产妇做好准备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无锡的超人在后面给与我们帮助和支持,还有在网上授课的大咖们,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作为超人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
“N95口罩,外科口罩,帽子,护目镜,面罩,手术衣,2层隔离衣,2层手套,鞋套”,这也是每一位战疫超声人的标配装备。厚厚的防护服下,也许他们的行动不是很方便,但这阻挡不了超声人寻踪觅迹的信心;眼罩和护目镜的雾气阻碍了视线,但这也这阻挡不了超声人的敏锐目光。屏幕上跳动的图像就是破译疫情的密码,是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睛”。这场战疫还没结束,站在疫情一线的超声人,正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不畏艰险,无怨无悔”的誓言,这就是五院“超人”的担当与责任。他们是背后的勇士,默默地用行动,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超声人与其他战友一起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我们坚信:战胜病毒的一天即将到来。
(团队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