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协会 > 学会动态
2022年工件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18 点击次数:241)

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2022年工作总结

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作为医科学会,2022年度工作的开展也遇到了各种挑战,通过经验总结,在应对突发情况,充足的准备和多方位预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搭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是学会的重要工作,多场综合性的学术会议和各专业的论坛交流各有特色,邀请到省内外的超声专家,业内的厂家也纷纷参与其中,为江苏省的超声医师们带来了学习提升的机会。

1月8日,由学会参与主办的“江苏超声医学青年赛”闪亮登场,和以往的几届相比,新增现场实操环节是本届的亮点之一,会场气氛热烈,选手们尽情发挥,充分展现了江苏青年超声工程师的风采。整场会线下现场参会超100人次;专家团队成员均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其中主任专家18人;对于省内超声心动图和介入超声两个专业的发展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本次比赛过程中各地区参赛队伍整场的发挥和表现,能够清楚的看到我省的青年超声医师在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更有针对性的强化薄弱方面,努力在已经成熟掌握的部分更进一步。

4月9日,“江苏省第一届介入超声质量控制研讨会”在线上举办,除了介入专业的大咖讲座外,更重要的是商讨江苏介入超声的管理规范,让今后介入超声的开展有规可依。

 “2022年江苏肌骨超声巡讲(镇江站)”暨镇江市超声医学学术年会于6月3号在镇江举办,采用小规模的线下会场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内容覆盖多个超声专业议题,省内主任级专家现场教学。

6月11日召开的“急危重症超声论坛”是一次以培养青年超声工程生在急危重症方面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为办会主旨的学术论坛,十余个业内专家的相关课程,两个分会场的病例竞赛,从多方面解读急危重症超声诊断这一主题。

12月,由学会主办的“长三角超声医学影像专家论坛”系列的两次讲座分别于24日和31日顺利上线,活动请长三角地区的超声专家为大家分析超声造影、尤其是在肝肾造影中第二代造影剂的特点与优势,进一步推广超声造影这一检查手段。

由学会协办的“超声造影临床应用和新进展暨可视化超声临床应用学习班”于7月8日-10日在线上如火如荼的进行,会议围绕超声造影这一主题,多维度对超声造影这一检查手段开展分析。

 “江苏省青年医师超声造影病例大赛”徐州站和镇江站的活动分别于9月24日和11月20日正式上线,不同的竞赛题目请到各专业的专家们点评,不论是参与活动的选手还是观众都受益匪浅。

11月26日举行的第五届“超声百家坛”在苏州举办, 以浅表器官为主其他专业为辅,选题新颖,不局限于疾病的超声诊断,更有一些行业进展和思考的分享,同时引入病例分享环节,提高了参与度。

“超声医工联盟系列讲座”第一期在12月4日上线,请到国内知名专家谈一谈学科前沿的新技术。

学会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参与到“江苏省基层超声学院”的筹备和运行工作中去。该项目是基于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承接的《江苏省卫健委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省级培训班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超声医学专业培训项目》,充分考虑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大型综合医院的服务能力存在巨大差距,导致基层卫生机构患者大量流失,而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制,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师的能力水平和是关键。项目意在进一步提高我省基层超声科医生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同时选定一批省基层超声特色科室孵化基地。本年,江苏省超声基层学院在3月至9月期间共上线了28个场次,囊括了妇产、心脏、浅表、腹部等四个专业的相关课程,视频统一上传至学会公众平台供大家学习,后期依托华大云影平台建立了服务本期项目学员的学习和考核系统。

本年度学会秘书处日常工作有序开展。上半年,按学会财务制度有关规定顺利完成2021年度的账务审计工作,保证各项收入支出手续凭证完备,依法纳税,为学会开展的各项学术活动提供支持保障服务。

今年报送了我学会的优秀会员参与总会5个专业委员会及7个青年委员会的委员选聘和增补工作,共报送超声专业人才共74位。同时推荐优秀的青年医师参与“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的申报,积极参与“2022年度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中有关项目的申报。

新年伊始,学会派代表慰问超声界前辈,送上节礼和祝福,这也是学会的一项优良传统。

学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保持同步,今年公众号协同开辟了“江苏省基层超声学院”的新栏目,更新、转载专业文章和视频,服务会员,传达学术活动相关信息及业内新闻动态。

由于近年来大众对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的关注度很高,学会牵头组织江苏省人民医院及鼓楼医院相关的专业成员制作了甲状腺系列科普视频6条、乳腺系列科普视频4条,共10条科普视频,由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并于年初报送至省科协科普部,在科普云平台上转载播放。

针对“超声造影”这一检查手段认知度不高的情况,学会联合造影剂厂家开展了“超声造影大讲堂”这一系列科普讲座系列,尝试以小规模、多频次的形式开展活动。本讲座以病例分享为主,通过简单易懂的病例来解释超声造影这一手段的适用场景,科普对比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优点等相关信息,在其中加入一至两场的专家论坛,请到省内这方面的专家诠释一些有深度的话题,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于5月成功申报省科协提升计划中的“科技服务人民健康实事专项”。截至10月31日已开展13个场次的线上讲座,线上参与量超8000人次,参与讲座专家64人次,其中三甲医院主任级专家28人次、副主任专家20人次,在对于讲座专家的人选上,学会注重专业度的同时也尽量提高科普活动中中青年人才的占比,本系列活动中40岁以下的科普专家超24人次,他们往往有比较多的创意和创新、新颖的观点,讲座过程也是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一种方式,而学会则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多方受益也是学会期待的效果。

2022年是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年末开放后新冠疫情的迅速传播对于医疗系统来说无异于一次大考,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同样面临着各种考验,我们摸索着熬过了这一轮的疫情,但2023年,形势的变化意意味着新的问题和难点一定会出现。在新的一年里,学会将继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更加注重学会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作上会更加注重各项流程的科学性和机动性,充分发挥学会的平台作用和号召力,更好的完成学会的工作计划,提升学会的影响力。2023,我们拭目以待。